時間: 2023-12-05供稿人:
6月30日,由中國建研院、建研院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國家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工程質量分會、建筑云聯盟協辦的“城市更新數字化應用與創新學術交流會”在建筑云聯盟網絡平臺順利召開,共500余人參會。會議由檢測中心研究員韓繼云主持。
會議以中國建研院科研基金項目“面向檢測監測業務的數字化應用與示范”為支撐,以“城市更新數字化應用與創新”為主題,針對深度學習技術在結構檢測中的應用、數字化檢測監測技術在施工現場的應用、建筑結構的生成式智能設計、智慧運維、結構監測、基樁檢測、軟件應用等方面展開交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軍介紹了基于深度學習的混凝土表觀裂縫檢測和混凝土內部缺陷檢測方法;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廖維張分享了通過三維掃描和BIM結合實現裝配式建筑的精度檢測,以及雙目立體視覺技術與卷積神經網絡結合實現的施工現場安全監測;清華大學博士廖文杰從關鍵科學問題、設計方法以及設計平臺的開發與應用三個方面系統地介紹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智能設計在土木工程中巨大潛力和廣闊場景;建科環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研發工程師丁天一分享了面向建筑中空調冷熱源、照明、配電系統為主的能源系統以及基于國產數字化技術的智慧運維云服務和基于數據驅動的運維平臺;高級咨詢工程師于曉龍介紹了智慧建筑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以及通過綜合應用軟件功能測評、智能化性能測評和節能量核定測評技術構建的基于檢查檢驗體系的“平臺檢驗+仿真模擬+節能評估”的新型測評模式和方法;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劉洋結合實際結構健康監測案例,分享了結構健康監測的發展;副研究員王海淵介紹了神經網絡在基樁檢測中的應用。在樁基工程方面,神經網絡已在預測樁基極限承載力,單樁荷載-位移關系及樁身完整性判釋等方面得到初步的研究與應用。檢測中心沈孛介紹了工程檢測數據軟件INSP的研發進展。
此次會議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智能設計、智慧運維、數字化檢測監測等,分享了建筑工程中人工智能技術最新發展成果,對城市更新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有重要的意義。